[一]、液压提升支承方式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单筒式烟囱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套筒式烟囱和多管式烟囱具有着较强的发展势头,而其中多管式烟囱液压提升设备的应用愈来愈广,逐渐成为烟囱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排烟内筒一般可选择砖砌和钢制内筒型结构,从材料的抗渗密闭性来着,钢内筒优于砖砌内筒,较为常用。按支承方式可将钢内筒结构分为自立式、悬挂式和混合支承式三种:
1.自立式钢内筒:亦称自承重式钢内筒,其支承点在根部,整只钢内筒的竖向荷载由其底座直接传递到基础;
2.悬挂式钢内筒:其支承点在悬挂段的上部平台上,主要为受拉构件,故与自立式相比筒壁可设计得较薄,亦可设计成变直径的,且可实现分段检修或换;
3.混合支承式钢内筒:即底部钢内筒采用自立式,而上部钢内筒采用分段悬挂式,这种支承方式较切合使用实际,可以预见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烟囱在土建上属特种结构,其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性。多管式钢内筒烟囱一般先施工外筒,再吊装各层平台,然后安装钢内筒,将钢内筒与水平烟气通道连接。外筒及各层平台既为内筒提供了围护、支承和交通条件,同时也对其施工形成了程度的制约:外筒只有底部和顶部两个入口,钢内筒液压提升只能通过底部的预留施工孔分段运进就位;外筒内部相对高而窄,运入的钢内筒部件移动和组装空间受到限制;外筒的不均匀沉降和筒身变形均会对钢内筒的拼装、组对产生干扰影响。
[二]、液压提升力的要求
根据各作业点提升力的要求,将若干液压千斤顶与液压阀组、泵站等组合成液压千斤顶集群,大型结构整体提升时称为液压提升器,整体移位时称为液压牵引器。一般是一个作业点配置一套液压提升器或牵引器。液压千斤顶集群在计算机控制下同步作业,使提升或移位过程中大型结构的姿态平稳,负荷均衡,从而顺利安装到位。
液压顶升设备是通过集束的钢绞线和对应的锚具来提升或牵引大型结构的。
具将承重钢绞线锚固在吊升结构上或将钢绞线锚固在支承架上。锚具有各种规格,与所选用的液压提升器配套使用。一般都是利用预应力张拉中的QM型、ovM型、HVM型等自动工具锚,这些锚具可反复多次使用。
吊升结构上不便直接安装液压顶升或锚具,需设计制作吊具,吊具与吊升结构直接相连,在吊具上再安装液压提升器或锚具。
整体提升作业由计算机通过传感器和信息传输,控制电路进行智能化的闭环控制。计算机系统主要作用有:①控制液压千斤顶集群的同步作业;②控制施工偏差;③对整个作业进行监控,实现信息化施工。计算机控制具有智能化功能,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自动对施工系统进行自适应调整,进行故障的自动检测与诊断,并能模仿与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工作,提高施工的性和自动化程度。
要实现整体提升,需做到所有液压千斤顶能够同步动作,整个提升系统能够按施工工艺所要求的流程和步骤工作,而且钢构件要始终保持合适的姿态,使施工负载、稳定性、各项参数和偏差均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定位的精度符合设计要求。因此,控制系统的功能是:(l)实现液压顶升器集群的同步协调动作,包括集群联动、局部联动、单点单动等;(2)按施工工艺规定的作业流程进行连续提升施工,并能自动或半自动地根据不同工况修正作业流程;(3)将提升过程中各吊点的高度偏差限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4)在吊点分布不均匀、吊点负载差异很大、液压系统采用不同规格组合配置时,进行吊点负载的均衡控制;(5)自动采集、存储提升系统和提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并能进行各种检索和分析,辅助工程技术人员做好系统调试、技术分析和技术总结。